2013年7月31日 星期三

盧斯達 : 抑鬱的東亞

原文:http://dadazim.com/journal/2013/07/melancholic/

抑鬱的東亞

看日本或者韓國,我們就好像看到香港的將來:社會和經濟發達,但政治上沒有出路,無法主宰自己命運;無能的上一代佔據舞台,下一代不論賢愚忠奸一律沒有出路,抑鬱感彌漫社會。日韓受制於美軍,受到中國威脅;香港政局則同時受制於中共和美國,左右做人難,空轉內耗。
日韓行民主選舉,卻與香港特首欽命派對一樣,無法體現社會流動和提振國民士氣。奧巴馬四十多歲登上總統寶座,代言了「甚麼都有可能」的美國夢。每個國家都要有夢。單憑民主選舉,通常都不會達至真正的社會公義。但民主選舉有助團結國家各個階層。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參與最高權力的角逐,他們心裡就舒暢得多。
優質的民主選舉,是假戲真做,讓全國國民發泄精力(包括各種造勢大會以及勝選之後的街頭慶典,當然啤酒是少不免的)和心力(知識分子就國家大事大發議論針鋒相對),最後由敗方和勝方得體地握手言和,發表漂亮演說,並重申分出勝負之後,二人必不計前嫌通力合作服務人民——不管當中有多少水份,每次民主選舉都是國魂的招魂幡,加強國民的歸屬感,又是社會怨氣的安全閥。
通過不停的選舉辯論,一個國家的立國精神和文化傳統亦會重新被強調或者詮釋。日韓的民主選舉,卻沒有那種氣氛。如果說香港人是政治冷感,日本人就是政治厭惡。不要說嚴重的世家壟斷、黑金醜聞,日本人大概早已不對政治抱持期望,也不認為政客可以幫助日本。「卡拉OK政治」之說就是出自日本,用以描繪首相內閣之位不停在同一群政客手中來來去去。你做完到我,幾年之後又見到同一張臉。經國之事,好像唱K傳咪一樣兒戲。
一個地方的政治沒有出路,就會產生很多心理問題。香港自前途惶恐以來,心理問題就沒有好過。由於洞悉到中國的鐵腕佔據以及英國之出賣離棄,強烈的無力感和憂憤使他們從極端崇洋變成對中國誠惶誠恐。因為中國已成香港必然之歸宿,所以香港只能期望中國改變、西化,期望北京留香港一條活路。香港的泛民政客熱烈聲援中國維權運動、視溫雲超之流為導師式貴賓,卻完全對本地人受融合之苦置若罔聞,統統出於對中國一切事物的一種「事大」式誠惶誠恐。
社運人和壞鬼文人每提到大陸惡客及同化政策,還主張包容忍讓,道理相同。他們認為英國不再管香港了,以後香港不圍繞著中國來轉,還能找哪個媽?故此香港唯一的活路就是感化那個臭脾氣的媽。好像患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一樣,被人侵略了、欺壓了,還愛著對方,覺得自己可以苦情感動之,使之從良「回轉」。
一個地方的政治沒有出路、國家沒有明天,人的鬱悶就要找出口去轉移。大陸人上有豪買喪購、床事荒淫、撈資移民出國、人奶宴‥‥‥下有走私賊及遊客出國胡作非為,都是同一種發泄,與他們的背景和教養無關。
幕府時代的商人坐擁萬金,但地位低下,受政治宰制。夜太長,無力憂,只好寄情於聲色娛樂。美食、歌伎、春宮畫、色情文學、浮世繪,最精緻的俗世文化,在鬱悶之中成為遁世之物;今日那些越見陰柔化的動漫、醉生夢死的AV工業,恰成舊日情色浮世繪的對照——現實無路可走,則逃遁於虛幻。東亞上國,嬌如美人,卻是無力而頹靡。外人看是美麗夢幻,卻是反映製造國的蒼白現實。
今日之日韓,可能是明日之香港。自身富裕、社會保守、政治局勢不動如山,已然產生類似的昏沉氣氛。青關社愛港力之類將文革鬥爭引入香港、「社會賢達」連番受到恐嚇,對香港整體反而是好事。不受壓,不成一個整體;不被剝奪,錘練不出一個身分來。香港人拿不出鬥爭精神,大概便要從別人鬥爭他們的過程中好好學習了。

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誰把國家的主人看成敵人?

首頁 > 自由評論
2013-7-31 字型:  ∣列印轉寄
分享:推文到facebook推文到plurk
誰把國家的主人看成敵人?

各界普遍憂慮「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馬英九總統卻高調駁斥說:該協議引發民間和政壇諸多辯論,但是這些辯論都不夠理性,而是「造謠和闢謠的對抗」!他還說:面對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浪潮,台灣不能在這一波國際經貿自由化的競賽中缺席,因為「開放帶來興旺,閉鎖必然萎縮」;台灣服務業的競爭力很強,簽署「服貿協議」是一個讓台灣業者能至中國大陸發展的好機會,期待朝野能共同討論「台灣要不要走出去」的問題。

與此同時,馬英九還稱:服貿協議「反對的理由完全都不堪一擊」!言下之意,最近以來各種可能受害的服務業者,包括他自己所任命的國策顧問,以及經濟學者所提出的警告,在馬英九眼中都是「不堪一擊」的!(因為他完全掌控立法院)。既然「不堪一擊」,表示馬英九已經吃了秤砣鐵了心,一定要讓「服貿協議」煮成熟飯熬成粥!這位滿意度僅剩十幾趴的總統,竟然把國家的主人看做敵人,而且是「不堪一擊」的敵人,真不愧是民主的公敵!

不過,所謂的「造謠和闢謠的對抗」,仍不失為非常傳神的形容。只不過馬英九自認是「闢謠者」,而包括台灣大學經濟系主任在內的業者、專家、民眾,都是「造謠者」。而事實恰好相反,就像其他的兩岸協議,以及他自己的眾多競選承諾,馬英九對「服貿協議」的美麗說詞皆屬「造謠」,至於業者、專家、民眾戳破馬政府謊言,拒絕強力放送的洗腦宣傳,才是在「闢謠」!人民表達生計困難,也被扣上「造謠」的大帽子,作為國家主人的台灣人民何其不幸,竟然要與一個說謊家、獨裁者對抗!

和以往一樣,只要想對中國擴大開放,馬英九便會祭出「國際經貿自由化」的大旗,從而順我者生、逆我者亡。問題是,馬英九的政策哪能叫做「國際經貿自由化」?他硬是把台灣鎖進中國當作「國際化」,而不是與美國、日本等高所得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這樣的「經貿自由化」最後必定是淪為中國經濟殖民地而徹底失去自由。他口中「競爭力很強」者,往往也就是「馬友友們」從事的產業,一如「服貿協議」的受益業者。這些人到中國以政治輸誠換經濟利益,而中國「競爭力很強」者來台灣消滅中小企業,一來一往將來台灣就要靠中國賞飯吃了。

事實上,此一可能發展,就是五年多來國共協議的一貫精神。馬英九在做的,胡錦濤、習近平在做的,就是打造一個有利於統一的政商集團,這個集團愈壯大,統一便愈有保證;而這個集團以外的人愈貧弱,便愈無力抵抗他們合力構築的統一工程。此一手法,一九九七年以前老共在香港早就玩過了,現在只是把成功的經驗在台灣複製罷了。不同的是,當年香港的總督彭定康至少與港人站在一起,為香港民主奠定基礎,形成今天不滅的民氣;而馬英九卻是站在北京那一邊,聯共制台,極力蹂躪台灣民主。

其實,馬英九應該很清楚,他已經被台灣人民看透、唾棄了。唯其被看透、唾棄了,所以他更無所忌憚,更目無人民地向統一暴衝。有了主席加總統的黨國體制權柄,馬英九便足以腳踩民主而獨斷獨行,即使滿意度掉到一趴也心無罣礙。五年以來,拜「人渣治國」之賜,台灣的政經形勢彷彿螺旋式下墜,每一個人幾乎都有自己憤怒的理由,總體危機走在爆發的邊緣。從ECFA到服貿協議,從「公民1985行動」到「明天拆政府」,馬英九正在為民意的最後反撲激發能量。也許,不用多久,大家便可以見識到,到底是誰「不堪一擊」。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陳雲 : 華夏國魂 如何丟失

原文:
http://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E8%8F%AF%E5%A4%8F%E5%9C%8B%E9%AD%82-%E5%A6%82%E4%BD%95%E4%B8%9F%E5%A4%B1-154922851.html
三文治

華夏國魂 如何丟失

圖片:Getty Images
歐洲之國族精神在貴族世家的尊貴責任及皇室代表的國家靈命及莊嚴禮法,華夏之國族精神,在士族與遊俠。士族匡扶天下,遊俠捨身從義。士族在廟堂,遊俠在江湖,前者主政輔教,後者急公好義,華夏精魂,賴以不墜。

華夏士族精神之失落,與民國之後的古文教育丟失有關。中國近代之敗亡,是由於現代學校由商人贊助或控制,走向科學、工業及商業技術教育,丟失華夏的士族傳統,於是我們今日見到在中國政壇及香港政壇的,不是士族,而是工程師、會計師、律師這一類人物。

清末,西學第一人嚴復留學倫敦,駐英公使曾國藩之子曾紀澤對其古文修養頗有微詞,嚴復回國之後,即拜曾國藩之弟子、桐城派古文大師吳汝綸(一八四〇—一九〇三)學古文。曾汝倫中國在清末設立第一家大學——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講學,此乃華夏現代教育之始,桐城派吳汝綸在大學堂主講,謂然而嘆,曰:「本意謂中國書籍猥雜,多不足行遠。西學行,則學人日力,奪去太半,益無暇瀏覽向時無足輕重之書。獨姚(姚鼐)選《古文辭類纂》,萬不能廢,以此為學堂必讀之書,中國斯文,賴以不墜。」嚴復進修古文之後,用秦漢文體編譯《天演論》,接通古中華與新西洋。同期,林紓用活潑通俗之古文及明清白話,翻譯西洋文學作品。此際,華夏雖經歷滿洲異族統治,然而斯文仍在。

民國創立,推行新式教育,然而啟蒙讀物、國文教本仍有古文及詩詞,也遵從古訓教學。民間市井,戲曲、唱本、謠諺傳承如昔,《水滸》、《三國》,《隋唐》、《說岳》,不絕如縷,似斷非斷,電台、電影之流行文化,往昔英雄兒女與新派社會奇情並立。民國政府治下,縣官、里長、鄉長及村中紳士,體統雖不如王朝時代,仍有舊學根底及仁義氣節,即使後來之軍閥,也有若干家學淵源,可以掌政一方,如往昔之王侯大吏。

及至中共統治大陸,掃蕩士族,殘殺地主鄉紳,逼死僧人道士,淘洗滿清遺老、民國遺民與新進知識分子,口謂推行平等,實則陷舉國於俄羅斯土匪軍痞革命政權之野蠻。二十世紀開放改革,中共急忙引入美式全球化集團經濟,投入國際金融大循環,而不以細水長流之民間鄉鎮農社及企業復興中國。共黨之野蠻不文,遇上美式普世物質主義,大陸之文明,頹然墜下。致令今日出國之大陸人,狼奔豕突,大呼小叫,穿戴國際名牌而不知廉恥為何物。

高慧然 : 視她如無物

原文: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3566275/art/20130729/18353393
2013年07月29日

視她如無物

20,544
一個福建女人三次衝關來香港生育,終在香港生下一雙非嬰。但她去入境處為女兒辦理出世紙時,因涉嫌向入境處人員作出虛假陳述而受阻。結果,女人先是把女兒扔在入境處發爛渣,後來索性無賴瞓地。一哭二閙三下跪四上吊的招式,在中國早已失效,中國式處理方法輕則出動保安,將那女人連同嬰兒一起抬出街外,重則以尋釁滋事罪名將之刑事拘留。刁民不怕君子,他們吃硬不吃軟,畏懼暴力而無視是非、道理、法規。
香港人遇到這種人,像秀才遇到兵,磨破嘴皮跟對方講道理,是很幼稚的事。你根本不了解你的對手,用對待良民的手法去對待刁民、暴民,注定要失敗的。其實,對待這樣的悍婦,最好的處理方法是不處理,視她如無物,繼續專心做自己該做的工作即可,然後準時放工。入境處職員顯然不記得了,出糧給他們的老闆,是本港納稅人。
用自殘或作賤自己的方式去要脅別人,以達到自己的目的,是很卑劣很無恥的行為,小孩子這麼做,在有家教的家庭,是會受重罰的。一個國家,數目龐大的成年國民都喜歡這麼做,則文明社會的人有責任懲罰他們,以彰顯社會之公義、制度之不可挑戰。
福建婦據悉耍賴成功了,網上民怨沸騰。我不怪她,我怪香港政府縱容惡行、姑息養奸。在香港做一個納稅人,真不甘!

中國經濟失速 台灣再依賴就會傾倒

原文: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jul/29/today-s1.htm
2013-7-29 字型:  ∣列印轉寄
分享:推文到facebook推文到plurk
中國經濟失速 台灣再依賴就會傾倒

當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為了挽回經濟下滑趨勢,力保經濟成長率七.五%目標,避免經濟泡沫破滅,而絞盡腦汁、焦頭爛額之際,馬政府向中國傾斜的步伐不但未曾放緩,甚至在這條崎嶇不平的公路上飆行。六月間與中國簽署了服務貿易協議,後續更有貨品貿易協議的推動,台灣經濟恐有失速傾覆的危機。

從簽署ECFA到服貿協議意圖強行闖關,對台灣經濟的具體傷害與衝擊,媒體、專家學者已多所論述。加上ECFA簽署以來,並未產生當初宣稱的效益,反讓台灣經濟成為遭到中國綁架的人質,因此未能從最近全球經濟復甦中得到助力,卻與中國一起沈淪。故而,吾人不再贅述這些協議的弊病,而是從宏觀角度檢視馬政府「向中國傾斜作為振興經濟解藥」的前提是否正確?換言之,探討中國經濟發展的前景為何?以及其能否提供台灣經濟再起的動能?

中國前景如何?發明「金磚四國」名詞的高盛投資銀行日前反向看衰中國,印證中國經濟已由絢爛歸於平淡,不再是全球投資的顯學。除此之外,我們認為,不論新的中國領導人如何優秀、努力,快速成長約三十年的中國經濟已經到達頂峰,過去的風光不可能再現,當前唯一的救贖,就是如何平安下山、軟著陸罷了!在此我們並非用意識形態的角度批判中國經濟。中國經濟這三十年來確實出現驚人的成長,然而,它並不是特例,這樣的發展經驗早已在亞洲產生,首先是日本,而台灣也曾創造了經濟奇蹟。中國之獨特在於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經濟規模,有如致命吸引力,讓人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與期待,而最大的仰慕者就是台商與馬政府。

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困境,吾人以日本、台灣的發展經驗加以總結,應可用「三十年頂峰論」來形容。亦即,一個經濟剛起飛的國家,由於比較基期非常低,一旦找到了對的發展策略,經濟便能大幅成長,以每年約十%的速度成長三十年。之後累積了大量財富,整個社會往往陷入金錢遊戲之中,不再努力打拚實體經濟,導致泡沫破滅,經濟發展停滯。日本由一九六○到九○年代,保持了三十年每年約十%的經濟成長,創下了「日本戰後經濟奇蹟」,當時「日本第一」的讚美聲響徹全球。然而,日本人在自滿之餘,並未在實業上有所增進,而是大玩股市房市的金錢遊戲,經濟奇蹟終於破滅,至今失落二十年。

台灣經濟成長的重要轉捩點乃是一九六六年在高雄成立加工出口區,而後外人投資大幅增加,台灣成為出口大國,由此至一九九六年的三十年,平均年經濟成長率超過九%。到了這三十年發展頂峰的末期,台灣同樣陷入瘋狂的金錢遊戲,加上產業外移,未能有效轉型,經濟漸由頂峰下滑。而中國的發展軌跡不但與台灣類似,並且得到台灣的助力甚多。台灣在一九七九年制定「十年經濟建設計畫」,準備發展科技產業,一九八○年設立新竹科學園區,產業發展漸偏向電子資訊業,傳統製造業大量出走。而中國就在一九七八年末由鄧小平推動開放改革,創立經濟特區,正好吸納台灣釋出的傳產製造業資金、人才與技術,加上外資大量湧進,乃得以建立世界工廠。至今三十多年,每年約十%的成長率,讓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其實,中國經濟成長動力來自廉價勞力、土地與租稅優惠,三十年後也攀爬到頂峰,須有效轉型,才能安全降落。然而,中國卻仍陷在政府過度投資與民間過度投機的泥淖,且作假帳,捏造數字,形成GDP虛胖。如此的中國已掉入「三十年頂峰論」的陷阱,無以自救自拔,馬政府卻寄望與其簽訂各項經濟協議來解救台灣經濟,不啻痴人說夢話!

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陳雲 : 高爾夫球場與本土政治

原文:
http://hk.news.yahoo.com/blogs/sandwich/%E9%AB%98%E7%88%BE%E5%A4%AB%E7%90%83%E5%A0%B4%E8%88%87%E6%9C%AC%E5%9C%9F%E6%94%BF%E6%B2%BB-155205180.html

高爾夫球場與本土政治

圖片:星島日報
是否保存粉嶺高爾夫球場,是考驗閣下的政治立場是否屬於右派的標準。而即使以左翼而言,高爾夫球場在若干條件之下,也必須保留。

首先講一下左翼的觀點。本欄在七月八日的文章約略提過,高爾夫球場開闢於一九一一年,屬於昔日香港權貴階級的悠閒活動區,總督粉嶺別墅也在附近,形成殖民時期的上層社交活動圈,球會聘請大量人手和消耗飲食,當年也支援了鄉郊就業和農產品銷售。粉錦公路兩旁種植的巨樹(白千層樹),高爾夫球場的古樹林、叢林、草地與小溪,其歷史意義與生態意義,足以成為香港的自然古蹟(natural monument)。高爾夫球場必須維持景觀優美,穿越球場的粉錦公路也受到限制而不能擴闊,保存高爾夫球場便可限制附近建屋發展,只需要立法保證公眾有一定的探訪權甚至使用權,即使以左翼的觀點,球場也值得保存。

右翼的觀點,必須以統治香港城邦的胸襟,才可以看得到。本地的權貴階級必須保存在地的高級社交圈,不能跨境到其他地方去,特別不能到那些與香港有政治利益衝突的地方去。故此,中區和九龍市區有頗多權貴階級的聚會所和體育會,如果他們消遣、度假或運動的時候必須離開香港的話,這就令香港的權貴階級暴露於其他地方的社交圈或情報網之內。

當然香港有很多富豪希望到大陸消遣,但香港必須提供本土的選擇,否則富豪連打高爾夫球都要去大陸的話,就無法擺脫大陸線報的纏繞。這是昔日為何英國殖民政府在香港撥出珍貴的土地給予權貴階級作遊樂用途的原因。

近日好多報紙輿論仇富,說要充公那些權貴階級的球會草地,就正正中了中共的圈套。中共就是喜歡將香港的功能不斷削弱,連富豪遊樂的功能也剝去,令香港依賴大陸。而即使在大陸,中共也將好多地方市鎮的功能單一化,例如礦業、輕工業等,消滅傳統農村聚落和天然市集,目的就是製造依賴,也破壞民間社會,令地方無法自治。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陶傑 : 隔世的詛咒

原文: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art/20130723/18344527
2013年07月23日

隔世的詛咒

17,941
大陸「習李新政」之下,「新」出了一股毛左懷舊主流,人人一起懷念毛主席,令人感動。
中國人確實戒不掉「毛癖」。這個大皇帝,洗了兩三代中國人的大腦,死了四十年,像切諾貝核電廠爆炸之後,留下一大片氣場。美國有一齣低成本的恐怖片,講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美國年輕人,提着背包去切諾貝探險,發現那裏成為鬼域,走近一些,都中了輻射,變成喪屍。
毛主席留下的是愛國的氣場,還是五百年不分解的輻射,自是見仁見智。不過耶穌死了二千年,遺留宗教的博愛,中國的毛主席性好無休止的鬥爭,留下的是仇恨,這一點並無異議。
中國的革命樣板戲俱以仇恨為主題,這是消滅所有敵人的原動力。毛澤東仇恨兩大對象,一是地主,二是知識份子。他在延安看話劇「白毛女」,看到入神,看到地主黃世仁迫害窮人,雙目含淚。看到地主終遭槍決,他激動起立鼓掌。由於身形肥胖,毛主席看戲時暗中解鬆了褲帶,一時忘記了,站起來,褲子掉了下來。
大陸許多老毛左,以此為佳話,認為毛主席對窮人有真誠的感情。
但是革命家的理想,十之八九由仇恨驅使。仇恨來自對現狀的不滿,最後在權力的過程中淪為極端。
毛澤東仇恨知識份子,其心理原因,中國電影「建黨偉業」披露了不為知的原因:他在北大做圖書館管理員,因傾情胡適,想旁聽他的課,哪知胡適學了美國人的制度,問他有沒有學生證,把他請出課堂。
毛澤東的所謂革命,後來挾帶了私仇,他要報復胡適對他的屈辱,一九四九年前後,他特別邀請胡適留在大陸。胡適幸好沒有上當。
毛澤東的仇恨,是一把地獄之火,燒燬了一個民族的心靈,將中國的人文精神化為灰燼。若是大火,燒完就會冷卻,但毛左的仇恨,側證了毛主席這顆魔星之毀滅力。他離開人世這許多年,遺下的詛咒還如此深遠,真的了不起。中國人確實需要毛澤東,他們戒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