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新疆、香港
只要談起「藏獨」、「疆獨」,甚至是近年沸騰騰的「港獨」(其實只是要求合符《基本法》的自治),很多內地人都會憤懣吐嘈,認為中央每年援助補貼或「放水」給這些地方,本來對其他省份已經不公平,它們還要鬧獨立,實在忘恩負義。
然而,即使撇開中共的殖民政策不說(比如文化上擠兌他們的語言、人口上透過經濟誘因及行政手段吸引漢族到那裡「戍邊」1),所謂的援助或「放水」對一般藏人、維族人及港人又有多少幫助?
有人說「漢人的血汗錢養活了藏人」,因為從1951年到1995年之間的44年,北京給西藏的錢物總值350億元,即是西藏人平均每人每年從北京得到五百元;因西部大開發之故,新疆的GDP從一九七九年到二零零九年間平均增長10.7%,高於全國平均增幅的9.8%,而且自1994年,北京大幅度增加新疆的財政撥款;至於香港,儘管坐擁三萬億外匯儲備,卻也難逃「靠阿爺養」的惡名,因為CEPA、自由行、人民幣離岸中心等都看以是中央故意「放水」,厚此薄彼,難免令內地人看得眼裡擠出血水來,來香港消費都不是味兒地吐出一句:「要不是咱們,香港早就XYZ……」。
「如果沒有咱們,西藏/ 新疆/ 香港早就玩完了」,其實只要思考一下,就會發現這句話根本經不起推敲,與其說這些地方的平民百姓倚仗內地人的供養,不如說如果沒有北京的照拂,以上地方的中共代理人早就玩完了。
先說西藏,中央資助及現代化的建議最令誰受惠呢?答案不是一般的藏民,而是西藏的「穩定集團」。「穩定集團」即地方的官僚系統,在毛澤東時代以漢人為主體,後來吸納了不少藏人。他們打著為西藏「現代化」的旗號,不斷向北京要錢,因為每建一個發電站,每建一條道路,就得招收一批新職工,他們就能安插子女親戚在其中,甚至能藉以收取賄賂或交換人情。然而這些「現代化」建設對當地人來說,卻其實可有可無。比如中共一直稱公路對西藏的意義重大,然而它對城市以外的絕大多數藏民都不重要,反而對以城市為基地的「穩定集團」尤其重要。中共最愛的面子工程──向外界展示西藏靠黨的領導而得到現代化,反而成為這些「穩定集團」敲詐的手段,然而中共卻不得不給,因為它不得不靠著這些「穩定集團」穩住西藏。
在新疆亦的情況也不遑多讓,官員嘴裡說著為人民服務,實際處心積慮利用公共資源撈錢2。再者,開發西部的確有助當地經濟發展,可是高層職位多由漢人擔任,而煤礦、水泥廠等體力勞動則由維人負責,少數民族沒有因為當地發展而受惠,反而天然資源都被漢人拿走了。
至於香港,已有不少明眼人看出,旅遊業不過佔GDP約3%至5%,自由行、CEPA等等的經濟合作的利益與大眾市民無甚關係,卻被金融集團、地產集團及連鎖店集團瓜分3。相反,由此而引致的租金飆升及通貨膨脹,反令升斗市民生活百上加斤。香港從港英時代的官商同謀,到今天在中共再殖民下的官商勾結,本地財閥的板塊縱然有變(比如唐梁之爭背後就是一線與二線資本家之爭4),本質卻沒有分別,只不過「回歸」以來怕是沾染了中共飼主的習氣,吃相難看得多而已。
故此,所謂的補貼和放水,說穿了不過是「維穩費」。而眾所周知維穩費之所以愈來愈多,但卻愈維愈不穩,是因為靠此為生的維穩集團綁架了中央,也騎劫了地方。
王力雄在《天葬》分析西藏問題時說過,從事政治的人應避免「局」的形成,所謂「局」即是事情過了臨界點,形勢就會急轉直下,各方的領軍人物儘管想阻止,也不得不跟著形勢走,眼睜睜地看著困境走進死胡同。不幸地,西藏、新疆早就入「局」,香港的「局」亦逐漸形成。中共一手授權代理人在當地巧取豪奪,一手向這些地方潑污水,宣稱它們受了中共的大恩大德。中共企圖藉民族主義黏補快要分崩離析的政權,滋長大漢族主義,間接鼓勵內地民眾到這些「殖民地區」撒野,將平日在社會及體制內遇到的不平之氣宣洩出來。當地民眾受了中共「諸侯」壓迫,還得受「民族壓迫」,「局」就是這樣養成的。
- 新疆的學校教育自2000年以來80%須以漢語教學;1953年,新疆維族人佔75%,漢人佔6%;到了現在,維族人口在新疆是45%,但漢人則急增至40.54%。
- 王力雄:《新疆漢人為何要王樂泉下台》
- 陳雲:《香港遺民論》,2013年1月,p92。
- 《信報》,2012年2月1日,練乙錚「唐梁爭霸搞合縱連橫 媒體圍觀竟吶喊抬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