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圖: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244450275700935&set=a.131273443685286.45848.100004078924252&type=1&theater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陳雲:為什麼香港的民主派政黨,總是爭取不到民主?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506658717225
This file contains hidden or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陳雲:為什麼香港的民主派政黨,總是爭取不到民主? | |
========================================= | |
即使佔領中環,也是徒勞無功。我好簡單解釋卑各位知道。 | |
英國殖民時期,香港培育的反對黨,是沒有執政機會的,也不準備執政的, | |
故此高舉英美普世價值,用道德來壓迫殖民政府,偶爾也用一點中國民族主義, | |
因此,香港的反對黨的本質,就是放棄本土族群政治, | |
勾結境外政權,英美為主、中共次之, | |
民主人權與民主中國並舉,卻不會高舉民主香港、本土香港。 | |
香港的反對黨,一旦採取本土族群立場, | |
在殖民地時期,就是反殖民地統治的獨立自主運動,英國人是不容許的, | |
況且,一旦採取本土立場,就會採取現實政治的態度來處理香港問題, | |
例如不會一味照顧弱勢和新移民,而會採取有限度支援的務實方法, | |
這樣,政黨中人就會被英國殖民政府用行政吸納的方法, | |
消融到各種諮詢委員會裡面,在內部解決了爭議。 | |
九七之後,英國殖民政府撤出,香港的反對黨依然高舉普世價值、民主中國, | |
他們勾結的對象就是美帝國和中共國。 | |
美帝國和中共國在香港的利益,有時候是可以利益均霑,有時候是勢不兩立。 | |
上次特首選舉的唐、梁之爭,顯示了美帝國與中共國的利益正式衝突了,攤牌了! | |
這次民主派發起的佔領中環行動,也是香港反對黨勾結境外勢力而發起的最後嘶叫。 | |
我認為是無用的。 | |
香港的城邦性質和地緣性質,注定香港的主場必須有中美勢力的參與, | |
然而,勢力的調和者,就是香港本土,當資產階級、中產階級都本土化了, | |
當本土勢力成為第三勢力,中美境外政權必須與本土勢力結合來經營香港主場, | |
這時候,香港就可以有憲政民主了。這是好現實的政治問題, | |
故此我說本土政治是香港民主化的唯一道路。 | |
其他的道理,例如中共霸權殖民統治或美帝國發動顏色革命之後的買辦統治, | |
都是白做,而且會將香港帶向災難。 |
2013年4月1日 星期一
孫進 : 碼頭工潮 本土抗爭
原文:http://www.passiontimes.hk/article/04-02-2013/2555
葵涌貨櫃碼頭工潮,已得到不少市民及政黨聲援,並有長期抗爭之勢。表面上,這是碼頭工人爭取加薪。實際上,這是港人在財閥剝削、政府袖手的情況下,必然出現的抗爭。而這也是過去15年,香港缺乏一個保障本土權益政府的必然結果。
筆者在2月訪問孔誥烽教授時,曾言及限奶令一事。當時孔教授明言:限奶令所涉及者,不單走私賊、港人及中港政府,更牽涉本地財閥。一如自由行,走私生活用品所帶來的暴利,既富了藥房及連鎖集團,更富了背後的業主及地產商。這些人眼裡只有利潤,殊少考慮社區經濟和市民生計。此次工潮,追本溯源,道理亦是一樣:自政府外判工種以來,私人公司爭相倣效,皆以減低成本、增加利潤、壓榨工人生產力為目標,從未考慮本地工人的福利、健康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成本。以此次碼頭工人抗爭為例,他們每工(24小時)的工資,自1997年的1,500元,減至現時的1,200元。工人的要求,不過回復1997年時的工資水平,竟受到無理打壓。請記著,他們在碼頭裡無間斷工作,用餐、大小二便往往就地解決。即使在颱風、暴雨的險境下,碼頭仍要求他們繼續工作。他們的安全毫無保證,薪金福利卻不斷削減。而外判公司和總公司(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只在乎利潤,甚至說工人行動影響香港經濟。請問,又是誰毀掉本地工人和基層的生計、社區和健康?
而政府對這一切,皆袖手旁觀,甚至助紂為虐。以外判為例,政府對外判缺乏監察,檢討其對本地工人的影響。更甚者,政府以自由市場的商業行為為理由,拒絕立法監管分判制度。並在1997年簽署世貿的《政府採購協議》,凡超過5,200萬港元的政府及公營機構工程,需向全世界公開招標,價低者得。結果是為降低成本,不斷判上判,令外判工人的處境雪上加霜。至於被臨時立法會廢除的集體談判權(當年贊成廢除者有民建聯和工聯會),政府更是絕口不提。這也是香港工人權益屢遭踐踏,無法伸張的根本原因。當然,在功能組別議員的反對和政府依賴財閥支持的情況下,恢復集體談判權難過登天。始終,這個傀儡政府,屬於中共、屬於財閥,就是不屬於港人。
本土權益之爭,是在公共空間中,打民生議題,發動小規模抗爭,吸引一般人參與。其最終目標,乃全民覺醒,並藉此將本土權益和自治議題結合,建立保障港人權益的政府,與中共周旋。此次工潮,正是本土抗爭的典型。在此,請所有工潮參與者,務必堅守立場,直至資方應允工人條件為止,切不可妥協。畢竟,一班工人爭取工資回復至15年前的水平,此要求絕不過份。而資方的刻薄、工人的憤慨、港人的同情,亦顯示此城離民憤爆發,只有一步之遙。
碼頭工潮 本土抗爭
- 孫進 @ 04/02/2013 筆者在2月訪問孔誥烽教授時,曾言及限奶令一事。當時孔教授明言:限奶令所涉及者,不單走私賊、港人及中港政府,更牽涉本地財閥。一如自由行,走私生活用品所帶來的暴利,既富了藥房及連鎖集團,更富了背後的業主及地產商。這些人眼裡只有利潤,殊少考慮社區經濟和市民生計。此次工潮,追本溯源,道理亦是一樣:自政府外判工種以來,私人公司爭相倣效,皆以減低成本、增加利潤、壓榨工人生產力為目標,從未考慮本地工人的福利、健康以及隨之而來的社會成本。以此次碼頭工人抗爭為例,他們每工(24小時)的工資,自1997年的1,500元,減至現時的1,200元。工人的要求,不過回復1997年時的工資水平,竟受到無理打壓。請記著,他們在碼頭裡無間斷工作,用餐、大小二便往往就地解決。即使在颱風、暴雨的險境下,碼頭仍要求他們繼續工作。他們的安全毫無保證,薪金福利卻不斷削減。而外判公司和總公司(香港國際貨櫃碼頭)只在乎利潤,甚至說工人行動影響香港經濟。請問,又是誰毀掉本地工人和基層的生計、社區和健康?
而政府對這一切,皆袖手旁觀,甚至助紂為虐。以外判為例,政府對外判缺乏監察,檢討其對本地工人的影響。更甚者,政府以自由市場的商業行為為理由,拒絕立法監管分判制度。並在1997年簽署世貿的《政府採購協議》,凡超過5,200萬港元的政府及公營機構工程,需向全世界公開招標,價低者得。結果是為降低成本,不斷判上判,令外判工人的處境雪上加霜。至於被臨時立法會廢除的集體談判權(當年贊成廢除者有民建聯和工聯會),政府更是絕口不提。這也是香港工人權益屢遭踐踏,無法伸張的根本原因。當然,在功能組別議員的反對和政府依賴財閥支持的情況下,恢復集體談判權難過登天。始終,這個傀儡政府,屬於中共、屬於財閥,就是不屬於港人。
本土權益之爭,是在公共空間中,打民生議題,發動小規模抗爭,吸引一般人參與。其最終目標,乃全民覺醒,並藉此將本土權益和自治議題結合,建立保障港人權益的政府,與中共周旋。此次工潮,正是本土抗爭的典型。在此,請所有工潮參與者,務必堅守立場,直至資方應允工人條件為止,切不可妥協。畢竟,一班工人爭取工資回復至15年前的水平,此要求絕不過份。而資方的刻薄、工人的憤慨、港人的同情,亦顯示此城離民憤爆發,只有一步之遙。
2013年3月24日 星期日
陳雲:我們要的,是民主黨的懺悔和道歉
原文來自以下 facebook post :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484230932225
Wan Chin
陳雲:香港民主的阻力,來自香港的民主派,多過來自北京的共產黨。為什麼呢?中共在九七之後加強滲透香港,派人來香港佔據位置及奪取資源,這些都會令到香港人反感和群起反抗,最終會暴動的,所有殖民統治者都懼怕這種來自庶民的反抗行動。然而,這些反抗行動在香港竟然弱得可憐!雙非人搶產科床位、自由行滋擾市民、走私客引致港媽的奶粉荒、搶學位等嚴峻事件,香港都無大型抗爭行動,原因是香港的民主黨一直主張包容大陸人,將憤怒的民意壓抑住,將大眾的政治議程轉移。
民主黨這樣做,除了是他們這群離地高級中產要向僱主——大財閥獻媚和做中港業務之外,他們也借此向中共獻媚。就是這種買辦服務,令民主黨得到政治的生存位置。也這是這種買辦服務,令香港的中港矛盾無法發酵成為廣泛的抗爭行動,最終燒向殖民統治香港的中共,威逼中共要交回香港的民主權利。各位,醒覺了吧?
Wan Chin 理論核彈。要驚醒更多人,請傳閱。
Wan Chin 在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期間,反對黨是土共,土共不會協助親英美的大財閥,也處處將殖民地壓制香港平民的情緒放大,搞暴動,故此英國殖民政府要好好對待香港人。這是歷史的弔詭之處!
Wan Chin 九七之後,中共於香港實施殖民霸權剝削的時候,本來香港的反對黨應該奮起反抗的,好像當年的土共反對港英政府一樣,然而民主黨沒有這樣做,原因是民主黨是離地政黨,不是在地政黨,他們沒有香港的根基,更不會在香港長期留駐落去,但土共是會長期留駐落去的,故此在港英殖民統治時期,土共會搞鬥爭、搞革命,但民主黨不會。民主黨只會蒙蔽市民,要包容大陸。
Wan Chin 為什麼民主派這麼懼怕《香港城邦論》、《香港遺民論》,這麼懼怕陳雲,就是我這些著作會將他們出賣香港求榮的假面具拆穿,打爛他們的飯碗,將他們從香港政壇趕走。
Wan Chin 民主派的政客,竟然諸多批評限奶令,鄭家富要香港人協助大陸父母買奶粉,這些言論,香港人竟然不會憤怒!原因:香港人以為民主黨可以代表香港人去向中共爭民主囉。恰恰相反,民主黨包庇了大陸人來香港搶奪資源,共產黨就安心,不必給香港人民主,因為香港人不會造反!!大陸人如何來香港搶奪奶粉和各種資源,由於有民主黨做緩衝(buffer),香港人都不會造反。
Wan Chin 不要投票給民主黨,一票也不要給他們。他們一日不懺悔,一日不可投票給他們。
Wan Chin 我們要的,不是民主黨繼續去佔領中環,假扮民主而出賣香港。我們要的,是民主黨在中港衝突事件上的懺悔和道歉,出賣五區公投的道歉,不懺悔和道歉,民主黨請退出香港政壇。
https://www.facebook.com/wan.chin.75/posts/10151484230932225
Wan Chin
陳雲:香港民主的阻力,來自香港的民主派,多過來自北京的共產黨。為什麼呢?中共在九七之後加強滲透香港,派人來香港佔據位置及奪取資源,這些都會令到香港人反感和群起反抗,最終會暴動的,所有殖民統治者都懼怕這種來自庶民的反抗行動。然而,這些反抗行動在香港竟然弱得可憐!雙非人搶產科床位、自由行滋擾市民、走私客引致港媽的奶粉荒、搶學位等嚴峻事件,香港都無大型抗爭行動,原因是香港的民主黨一直主張包容大陸人,將憤怒的民意壓抑住,將大眾的政治議程轉移。
民主黨這樣做,除了是他們這群離地高級中產要向僱主——大財閥獻媚和做中港業務之外,他們也借此向中共獻媚。就是這種買辦服務,令民主黨得到政治的生存位置。也這是這種買辦服務,令香港的中港矛盾無法發酵成為廣泛的抗爭行動,最終燒向殖民統治香港的中共,威逼中共要交回香港的民主權利。各位,醒覺了吧?
Wan Chin 理論核彈。要驚醒更多人,請傳閱。
Wan Chin 在英國殖民統治香港期間,反對黨是土共,土共不會協助親英美的大財閥,也處處將殖民地壓制香港平民的情緒放大,搞暴動,故此英國殖民政府要好好對待香港人。這是歷史的弔詭之處!
Wan Chin 九七之後,中共於香港實施殖民霸權剝削的時候,本來香港的反對黨應該奮起反抗的,好像當年的土共反對港英政府一樣,然而民主黨沒有這樣做,原因是民主黨是離地政黨,不是在地政黨,他們沒有香港的根基,更不會在香港長期留駐落去,但土共是會長期留駐落去的,故此在港英殖民統治時期,土共會搞鬥爭、搞革命,但民主黨不會。民主黨只會蒙蔽市民,要包容大陸。
Wan Chin 為什麼民主派這麼懼怕《香港城邦論》、《香港遺民論》,這麼懼怕陳雲,就是我這些著作會將他們出賣香港求榮的假面具拆穿,打爛他們的飯碗,將他們從香港政壇趕走。
Wan Chin 民主派的政客,竟然諸多批評限奶令,鄭家富要香港人協助大陸父母買奶粉,這些言論,香港人竟然不會憤怒!原因:香港人以為民主黨可以代表香港人去向中共爭民主囉。恰恰相反,民主黨包庇了大陸人來香港搶奪資源,共產黨就安心,不必給香港人民主,因為香港人不會造反!!大陸人如何來香港搶奪奶粉和各種資源,由於有民主黨做緩衝(buffer),香港人都不會造反。
Wan Chin 不要投票給民主黨,一票也不要給他們。他們一日不懺悔,一日不可投票給他們。
Wan Chin 我們要的,不是民主黨繼續去佔領中環,假扮民主而出賣香港。我們要的,是民主黨在中港衝突事件上的懺悔和道歉,出賣五區公投的道歉,不懺悔和道歉,民主黨請退出香港政壇。
2013年3月20日 星期三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盧斯達 : 守護耶路撒冷不能只靠道德良心
原文【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319/1819950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319/18199508
2013年03月19日
對香港的民主發展何去何從,黎智英先生寫了〈良知的耶路撒冷〉一文,道出他和許多香港人的心情。這篇文章,令人感動,也令人過份感動。那直是呼籲港人接受失敗、準備殉道。文中的人物,包括黎智英自己,固然是香港公民社會的中流砥柱,他們爭取民主的心,固是日月可昭;香港要做良心的耶路撒冷,在萬古長夜、道德淪喪的中國之中,亦是事實描述──但我們忘記了,要守護耶路撒冷,不能只靠良心和神跡,而是要靠一種敢於戰鬥的精神。只靠接受失敗的安然和道德感召,是無法守護這座聖城的。
劉曉波說「我沒有敵人」,中共不會體諒他的達觀,牢門繼續關上;耶穌有敵人,那叫撒旦。到了最後的時刻,上帝會出手將它扔到火湖之中;甘地的非暴力精神,不只靠道德,也靠紀律堅實的不合作運動,對印度市面秩序造成實際麻煩。甘地有敵人,他不一定恨英國人,但他知道在政治上他的敵人就是英國。他就是要打倒英國殖民統治,就是要打破英國人的規則和制度。
慷慨就義,固然令人動容,但也過份省事。香港沒甚麼本錢再安然地失敗的了。當文中的人物真去坐牢了,我們還應該如此平靜、如此屬靈去接受失敗,然後寄望民主的信念種子留給下一代?下一代已經沒有香港了,我們就是最後一代香港人。老一輩人安於失敗,就對得起下一代嗎?失敗的革命,總是在歷史上留下空餘之恨,等待後人繼承那股憤怒。如果後來的人看見今天的香港人像羔羊一樣,安於接受失敗的命運,那是一個認命的垂範,並非後來者的靈感和謬思。
香港所剩無幾,時日已無多。難道我們在這個階段不是應該先去想怎麼奮鬥嗎?難道我們不應該更多地討論技術細節、想想怎麼去入球、怎樣去贏嗎?雖然大局毫不樂觀,但我們不要太多愁善感。香港未死,就去準備她的葬禮。香港就在我們手中,就看我們如何去發揮、去征服。諸位名流,你們是社會的樑柱、是香港的精銳,當你們都在準備失敗,可不是叫香港人未戰先降?佔領中環運動若失敗得那麼理所當然,民心必大受挫損,走入虛無主義年代;香港無法開創常規政治的道路,將為中國最後精銳的殞落。中國的政治前途不會因此照亮,只會繼續奔向絕崖,萬劫不復。
盧斯達
無待堂博客
無待堂博客
2013年3月16日 星期六
陶傑 : 彭定康的預言
原文【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3530511/art/20130317/18197616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3530511/art/20130317/18197616
2013年03月17日
彭定康臨走那一年預言:將來香港的自由,不一定由中國來剝奪,而更有可能是香港一些人自己主動一點點來葬送。
彭定康做港督前,從未與中國人打交道,來香港五年,對香港中國問題的本質了解如此透澈,彭定康真是天才。
十五年來,香港人的生存空間和精神空間一點點蒸發掉,冷靜地想:確實是許多自以為有點知識的香港人自己葬送的。
譬如,香港的「知識份子」根本不懂何謂「文化」──香港開埠以來,重工商,崇金融,輕文史,不讀哲學。香港的教育制度從來不研究「文化」這個課題。但二十年來,一伙沒有基礎的「文化人」趕西方時尚,濫稱「文化研究」,這伙笨蛋,沾了點美國東岸左派學院的皮毛,在香港講「文化包容」。
「文化」是什麼,「包容」又是什麼,在歐洲,這是文藝復興之後五百年的大課題,人家有深度的思想品味基礎。正如Chanel香水和Godiva朱古力,歐洲名牌每家都有一二百年的歷史故事。但大陸的自由行掃貨名牌,香港的「知識份子」掃貨名詞,他們把白人的名牌名詞穿在身上,目的如一,並不是內心的欣賞,而是皮相的炫耀。
於是「文化包容」的吳三桂,歡天喜地打開了山海關。這下好:大陸豪客的生活習慣大亂香港,他們「包容」了大半天,地產商也學着「包容」,租金房價越來越漲,「知識份子」就黑起一張臉:我們可以逢迎遷就,我們包容可以,你們不可以市場自由,你們是吸血鬼。
香港的學者、文化人、傳媒,自我愚弄半天,直到他們的記者在北京被暴打,中國在香港的代理人說:「你們要入鄉隨俗」。
「文化人」一下子都懵了,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入鄉隨俗」和「文化包容」的語意學的關係,沒有想過哲學詭辯的正反邏輯陷阱,沒有想過所謂「文化」,延安出身的共產黨比你懂得多,對一群學藝未精的文化二毛子,輕輕可設置政治的騙局。
看到香港今天這等亂局,想起彭定康的預言,英國人精研歷史,深諳人性,彭定康多英明呀,而英國殖民地的「精英」,又是多虛妄多愚笨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