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8日 星期五

蘋論:愛國與愛港這連體嬰須切割才

原文【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309/18189354

2013年03月09日

蘋論:愛國與愛港這連體嬰須切割才能存活

22,227
北京高官連日就香港普選行政長官設置「愛國愛港」防線,指香港需要愛國愛港人士長期執政;並針對香港近年遊行出現的龍獅旗,一再譴責是搞顛覆。這些言辭,不用說是針對香港近日以「佔領中環」爭取真普選議題而發。
北京高官和香港親共人士,一直把「愛國」與「愛港」綑綁在一起,實際上這是不同的概念。我們需要對這兩個概念作釐清。
毛澤東說過:「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話沒有錯。愛國和愛港不應該是空泛的,應有具體內容,也就是說:為甚麼愛?有甚麼可愛?
先講愛國。楊衢雲、孫中山愛國,但他們顯然不愛當時中國的滿清統治者,因愛國反而要推翻之。那麼如果國家不是在腐敗沒落的狀態下,一個強盛國家的人民,為甚麼愛國呢?
911之後,當時的布殊總統發表演說,講愛國是因為美國人民愛護由憲法締造的國家。越戰期間,美國反越戰青年包括美國前總統克林頓都曾經逃兵役,但沒有人說他們不愛國。有人在示威中焚燒國旗,法院判無罪,美國一般人也不認為他不愛國。因為美國和現代民主國家人民的愛國,是珍視憲法賦予他們自由的權利,他們愛國的具體內容是愛憲法和法治、制度。
再看愛港。在回歸以前,或更準確地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後,香港經濟起飛,建立起現代文明秩序,許多在香港居住的人,包括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大量的大陸移民,和從世界各地來香港工作居住的人,都產生「愛港」感情。愛港的具體內容,是愛這裏的法律制度,愛法律保障下的自由,愛這裏的效率,交通購物飲食的方便,稅制簡單等。筆者當年遇到許多在港居住的台灣人和西方人、日本人,他們心中都有對自己出生地的感情,但他們都說太愛在香港居住了。
內地知名博客楊恆均,在2007香港回歸十周年時曾寫文章。他自稱1992年作為共產黨的外派幹部派駐香港新華社(中聯辦前身),在香港工作四年多。他看到香港,由英殖民主義者帶來的制度,逐漸「演變成一種尊重人權、尊重個人自由、講究法制,人民不但充份享受言論結社和出版自由,而且還擁有一定的監督政府的自由和權力……把這一切和大陸相比,不用我這個深入其中的體制內幹部,就算一個文盲也能看出來,我們缺乏人權,人民沒有言論自由,政府的絕對權力不受限制,每天每時每刻都在產生腐敗……」。
因此,香港本地和各地來港者的「愛港」,主要不是愛這片土地,而是享受這裏的制度和核心價值。這制度無疑是英國帶來的,但在英國也沒有香港這樣成功,因為英國人沒有居港者勤勞,因為英國高稅和過度的福利。
回歸之初,由於看起來似乎一切都沒有變,使香港人一度相信中共對香港的承諾是真實的,對中央政府的信任度曾居高位。愛國愛港,若不深究愛國之意,即使綑綁在一起也無所謂。香港多數人那時沒有懷念英殖時代。
2003年以來中共對香港政治、經濟、社會的全面介入,使香港人看到中共和親共人士的所謂「愛國愛港」,不是我們所理解的愛憲法、法治、制度。對中國不是,對香港也不是。愛國愛港的「港」是陪襯的,而所謂愛國的真正含意是「愛黨」,不愛黨就不是愛國。但我們看到的是:黨把國搞得一塌糊塗,除了要從愛黨中得到利益之外,我愛你要愛哪一點呢?
回歸後中共對港政策的表現,使香港人逐漸把愛國與愛港區隔出來了。重舉龍獅旗的意義,不是想要搞港獨,而是要提醒中共和香港市民,香港人的真正「愛港」精神,是與愛國不相干的精神,是孕育於殖民地時代的香港精神,包括自由法治的核心價值,包括勤勞奮鬥的獅子山精神。我們要捍衞這些,是因為我們所愛的這些具體東西,已被愛黨愛國逐漸蠶食破壞,使香港變得越來越不可愛了。重舉龍獅旗的意義是:如果要愛黨才算愛國的話,我們就不愛國了;如果愛國與愛港是連體嬰的話,愛港者就必須對連體嬰進行切割手術才能存活。這是香港多數愛港人士對普選的設想。

李怡
周一至周六刊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