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 星期三

陶傑發火: 醒啦, 香港人!

原文: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620771397980181&set=a.596018510455470.1073741828.596006897123298&type=1


陶傑發火: 醒啦, 香港人!

「如果你投良心票,你就可以堂堂正正走出立法會,如果你用狼心投票,第日就用紙巾包頭先好行出嚟」。向來曲線抽水的才子陶傑,走上撐香港電視集會的台上,拿自己的花邊新聞自嘲。香港的現實很不堪,陶傑過去的文章和電台節目幽默抵死,讓香港人消消氣,但近日忽然頓悟,透過電影《愛尋迷》弄醒香港人,絕境已至,必須合力絕處逢生。

陶才子上月出席「中港台三地電影情」講座,席上的邵音音說起當下的香港頻頻爆粗,才子依然是談笑風生,從七十年的新浪潮電影,談到票房大收的《狂舞派》。然而,離開講座現場來到餐廳的廂座,一杯咖啡、兩包糖,一邊攪拌,一邊直線抽擊當下社會、電影、政治、全球局勢。

我們先從他第一次執導的電影《愛尋迷》說起,據說這是一部有內涵的港產情色片、情慾片。

「當下香港的經濟問題,導致男女關係扭曲,性生活不協調。港女找老公先看有沒有樓,我覺得愛情是神聖的,但在香港這個畸形社會被污染得很嚴重。」才子說。他的電影講述三段情,三個小學同學在Facebook重遇後半年裏各自的遭遇。這套電影從1989年六四事件說起,橫跨九七回歸,可以說道盡香港這二十五年的顛沛流離和港人心境的變化。

「裏面還有與大陸的交流,一個香港書卷型知識分子與大陸的女留學生,前者有自閉抑鬱症。另一個是洗頭仔,讀書沒讀上去,卻成為很好的髮型師,講他與富婆的關係。另一個是自小去英國讀書,讀到鬼聲鬼氣,回來與一個上流社會權力人物老婆的關係。」三位主角的背景、階級不同,正好概括這二十幾年來香港人對愛情、婚姻價值觀的扭曲。

拍情色片

記者怕了香港的情色片,不是太低俗賣弄事業線,就是用語言偽術把鹹片硬說成情色片。「我的作品不是色情,香港很多電影都很cheap,我不會cheap的,我有自己想說的故事。這些故事不是大家能預計到的,不低俗,淫穢那些不適合我,哈哈!」港產情色片的確需要一些品味,要讓那些大言不慚說出「這就是香港核心價值」的演員閉嘴。

才子的文章和電台節目吸引人之處是,往往能從另類角度看問題,讓人拍案叫絕,或者高登仔說的「抽水」。「我獨特的看法不是標奇立異,我是在張力的環境裏長大的人,一個中西文化、極權與自由、老與年輕之間,我經歷過跟別人不同的經歷。我家裏有一些民國老一代的親戚,我看着香港經歷一個人文環境,從精緻的時代進入粗糙的時代。」

香港現在的處境到了谷底嗎?「那又不敢這樣說,是個分崩離析的過程,所以我希望從電影裏的角色,把握自己看到的人,盡量寫實地表達出來,裏面談到一些內心深層次的東西。」這顯然是一套悲劇,那又是否代表才子對現實感到灰呢?他說《狂舞派》是好電影,但不現實,現在的年輕人怎麽能開心呢?他希望香港人在相信夢想之前,先懂得面對此刻的絕境。「我覺得要面對現實,強顏歡笑是沒用的,我們必須承認活在悲劇的世界。先不要自己欺騙自己,才能拒絕接受這個命運,對吧?不要假裝,你明明在悲劇的環境,如何假設自己住在喜劇裏?不是這樣的!我要承認現在是沒有希望的,然後去了解為何沒有希望那個,我不是要你們看完去自殺!」說起絕境,才子攪拌了咖啡,卻喝不下去,提高聲量說。

「悲觀主義者不需要自殺的。我們一定要知道香港的癌症在哪裏。如果你說冇得救,那該如何用健康的態度去對待冇得救?到最後其實又有冇得救呢?如果人人都覺得有得救,然後一起盡力去挽救,最後冇得救也變有得救。但首先你要承認冇得救,不要自己騙自己,你說對嗎?」說完他喝一口咖啡,潤一潤喉嚨。

電視夢碎

現在大家都在說夢想,跳舞者有自己的夢想,但夢到頭來可能只是一場空。「現在上面是在騙你們,什麼有改革的,國家會愈來愈好,誰誰誰上台會有德政。你們不用走那邊(民主)。他在製造一個泡沫的夢想,你班人走進去自我感覺良好啊?我的戲就告訴你這不是真的,我要將泡沫、畫皮赤裸裸剝下來。」之前大家說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主席與別不同,但最近「互聯網能忘黨亡國」的言論卻猶如一盆冷水照頭淋。不過,在中國的哲學裏,絕境也可以逢生,但首先得承認身處絕境,不要裝糊塗去相信什麼夢想。

說起夢,不期然提到王維基的電視夢、香港人的電視遙控夢。「你看現在發牌事件,兩個月人人都說一定發牌給王維基,我就說一定不會給。以共產黨的脾氣,你呢條友咁有性格,咁有追隨者,他怎麼會給你啊!那些人就是不信,香港人好幼稚,實畀、實畀,會有運行的。結果呢?現在幻想就破滅了,現實就是這樣,我的電影就是講幻想破滅。千萬別幻想,但我不是要讓大家看完去放棄,而是破滅後大家去想應該怎麼做?」過去,陶傑經常參與遊行,但像這次港視事件走上台發言,卻是第一次。

台灣經過諸多政治改革和震蕩,人們滿以為看到希望,結果發現仍然是一塌糊塗,於是他們也醒了。「係咯!香港這個樂觀的性格像美國佬多些,美國佬什麼都是Tomorrow is another day,但因為他們是美國,是世界文明的阿頭。我自己在英國大,英國沒那麼盲目樂觀,永遠用悲觀或犬儒主義,去牽制、平衡盲目的樂觀。」

香港本土意識大興,他的電影是否坐這趟順風車?他聽罷有些激動,喝口咖啡說:「其實我向來本土意識強,我是香港人,如果你說我是中國人,那我是帶有民國意識的中國人,與現在那個我覺得有距離,小時候爸爸媽媽是民國時代過來的,接觸很多親戚也是。後來十六七歲去英國住了十六七年,一回來發現那批人全部死光,變成那些karaoke時代的人,發現香港已經找不到以前中國的東西。」

身份問題

更糟糕的是,當時的香港經過九七後又流失了不少,「所以我要尋找文化的identification,我為何總把英國掛嘴邊?惟有回到英國那些東西不變,那些細水長流的人情味不變。所以現在活在地球村讓我很疑惑。中國已經玩完了,你看那些古迹全拆了,信仰真空,改革開放三十年對那些名勝古迹的破壞,遠甚文革十年,我覺得很恐怖,最重要的禮儀廉恥,以前那種講究詩禮的中國文化,全部沒了。」

「所以你讓我認自己是中國人,我咩中國人?我認同你那些梳平頭、戴黑眼鏡的、大聲呼喝的中國人?我認同不了!我認同的那些中國人都被你抓起來了,真正下面那些思考型的、善良的、美好的人都被抓了!所以我另一塊石頭在英國,香港這裏還有一點點石頭,你說這些是本土意識?你話係咪係咯!我這樣說沒犯法吧!我這麼想,沒有違反香港基本法吧?哈哈!係?咪就得咯!」

最近興起的新香港人論,才最讓人憂心,香港只有香港人,移民來到就要學做香港人。「現在有人要把香港劏開,不是我!什麼是新香港人、舊香港人?你一這麼說,下一步是不是要破舊立新?到底什麼意思?不是我排斥你,你現在已經在部署要排斥我!幸好我在後面找到一個岸叫英國,找不到的那些人怎麽辦?香港很多這樣的人,他們怎麽辦?我的電影就要借那三個人物,來表達這種焦慮。」

香港人真的很焦慮,才子形容自出生以來,從來沒見香港人如此憤怒過。「是這兩三年突然惡化的。我十多年前在香港電台的《講東講西》就說過會有黃禍,我說中國人會被排斥,當時還有人寫fax來說我偏激,什麼一竹篙打一船人。現在呢?知道了吧?所以文化創作的人,一定要有預見的能力,要看到世界潮流是不行的。像一艘船滑向瀑布就要掉下去,你要把那瀑布說出來,道出前進的方向是錯的。我十多年來一直在警告這個國家和香港。」

說完他又攪拌着咖啡,突然哈哈大笑。「你要面對這個現實,就要掉下去啦!距離瀑布還有多遠呢?你看到那個邊緣,要麼現在跳船,要麼在有限的半公里裏扭轉方向。不能說現在很好,船正在上天國,你就要粉身碎骨了!你還營造什麼假的夢想呢?什麼中國夢?你有夢嗎?咪搵我老襯啦!我的電影就是講這個wake-up call。」

尋找石頭

對於文化創作人而言,亂世最能激發創作靈感。「有句老話:國家不幸,詩家幸。杜甫身處的時代正值安祿山造反,唐朝正走向衰落,一樣有好的作品出來。所以社會亂或國家走向崩解的過程,身為作家、電影人,你必須留下一些東西,比如我說的可以預見的vision,把它當作藝術作品留下來,就當是對人類,不是中國,對時代有所交代,稍作綿力。成不成功一回事,人的一生很短,我一眨眼也就五張嘢啦!」才子也是最近突然頓悟,他在10月28日的《黃金冒險號》專欄寫道:「一個國族死了,不必有感情的波動。只要另找石頭:美國、加拿大、英國站上去,一點損失也沒有。這一點,倪匡先生早有頓悟,我在倪先生之後,也開竅了,所以那天跟他說起一個民族也會死的,大家都哈哈哈,笑得豪邁,而那陣化境裏的笑聲,與在菜裏放雞汁無關。」

十六歲那年離開香港這塊石頭,跳上英國那塊石頭的情景,他現在還是歷歷在目。「我記得很清楚,十六七歲在啟德機場離開的情景,就像三兩天前發生的一樣。一個人到了某個年紀,會有一些頓悟,五十歲與二十五歲是不同的。現在我覺得時間很緊迫,或覺得中國步向崩解,香港甚至世界都走向衰亡。你看現在是奧巴馬、卡梅倫在位,整個西方國家都沒有方向,香港、中國、西方,是三個層次互扣的。這才大鑊!」

過去香港人是樂觀的,但現在卻在搶奶粉、搶學位的氛圍中滿眼怒火,「我們何時如此憤怒過?我夠膽說,自我出生以來沒見過對大陸人那麽反感的、那麼廣泛。這不是香港人的問題,是共產黨的問題,要反省的不是我們,是他們。他(阿爺)眼中只有香港、台灣問題,永遠不承認中國問題;但香港、台灣、外國都沒問題,所有問題都是中國的問題,還說國家會好起來,GDP會上升,是你有問題啊!哈哈!」

誠然,一個人或一個國家只要能承認自己有問題,那才有變好的希望。才子坦承對現狀感到悲觀,「我已經悲觀到不再相信普選會令香港得救,太遲了,too late!猛放那些沒有腦子的人下來,投票一定輸,你有信心能改變他們?十年前或者還有希望,但現在不肯定,因為太多香港本身的人主動出賣香港」。說完,才子又攪拌起眼前的咖啡,喝了一口,肉緊的表情才紓緩下來,又變回一貫帶點淘氣的陶傑……

陶傑小檔案

原名:曹捷

其他筆名:楊非劫、蔣一樵

年齡:五十五歲

祖籍:廣西

國籍:英國

學歷: 華威大學英國文學學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關係深造文

最新搞作: 拍攝電影《愛尋迷》,明年初上映

撰文︰吳雄

攝影︰郭錫榮
walterng@hkej.com

原文摘自信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