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蘇賡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蘇賡哲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3年8月24日 星期六

蘇賡哲:不是教壞,是教好

原文:http://chezmoibooks.blogspot.com.au/2013/08/blog-post_24.html

2013年8月24日星期六

蘇賡哲:不是教壞,是教好

 
Cuson Lo作畫
[2013-08-20]溫哥華星島

    香港林慧思老師粗口罵警事件,很多人以為8月4日九龍西洋菜街兩陣對圓之後就逐漸為人淡忘,想不到梁振英會要教育局提交報告,使事件繼續延燒。我們很難想像,假若事件發生在英治時期,彭定康總督或柏立基總督,會就同類事件公開要教育司署提交報告。
這顯示林老師事件不是個別教師操守問題,在梁振英政府心目中,這是一項政治工程,擴大對林老師的打擊,可以收割很多政治利益,包括打擊香港激進政治勢力、塑造警察受害者形象,培養員警向心力、討好北京,表示自己正在設法圍堵法輪功。 
    不少評論說,林老師事件撕裂了香港社會。我看,事件更值得注視的是它撕裂了民主派。所謂撕裂了香港社會,情況並不嚴重,因為香港社會擁護建制,支持梁振英政府的社群和普羅民主派,本來就已經撕裂了。林老師事件並沒有改變甚麼。支持建制的依然支持、反對的仍舊反對。但對民主陣營來說,那才是真正分裂。 
    民主陣營的評論人,因為林老師事件而分裂是清楚可見的。我覺得林老師的支持者,應以李怡先生為代表,他指出:「香港現在處於甚麼時刻呢?是梁振英的港共政權聯同它幕後支撐的『愛字頭』團體,向香港固有核心價值全面進攻的時刻,你在街頭見到的那一幕,你可以走開,你可以明哲保身,但愛憎分明的林慧思不畏權勢發出怒吼,在香港享有自由的人都無權責備她,而只有敬重她,林慧思老師毋須道歉,你是香港人的榜樣,你的作為是我們參與公民革命思想意識的起點。」 
    我認為李怡先生之論可以一錘定音。然而在香港民主陣營輿論界,卻陸續發出反對林老師的聲音。 
    反對林老師,已經是民主派和建制派合流,因為他們不理會林老師是出於義憤而罵警,總之小學教師任何情況下講粗話就是不對。 
    唐代常山太守顏杲卿在安祿山叛亂時,城陷被俘,他因義憤對安祿山罵不絕口,安祿山把他的舌頭割掉,問:「尚能罵否?」結果顏杲卿不屈而死。 
    顏杲卿是怎樣罵安祿山的,唐代未有錄音機,不能得其真。我們不妨假設他的罵辭包括粗口成份,難道後人會因此減低對他的尊敬嗎? 
    文天祥會覺得顏杲卿罵粗口,沒有資格當太守兼教壞常山老百姓,因而不將他寫入正氣歌嗎? 
    可見關鍵之處並不在粗口,而在於義憤,而在見義勇為、挺身而出。粗口只是工具,根本不是問題。 
    我覺得民主派的人反對林老師,總是指她講粗口就是不對,將粗口孤立起來,不知道事件是環環相扣,不能忘記警察不公平公正執法。 
    倘若林老師要為粗口向那些警察道歉,我認為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警方先為未能公平公正執法,向法輪功道歉。 
    林老師的反對者以為反對小學教師講粗口,很容易在家長那裏得分,但我發現很多家長頭腦非常清醒,他們不曾孤立來看老師的粗口問題,更不會引申到「教壞細路」,所以不適宜當教師這種上綱上線的講法。 
    我的看法是,如果小學生甚麼都是以林老師為榜樣,那好得很,他們就會學到林老師俯首甘為孺子牛那種優秀教師的慈愛,同時學到面對不義時用粗口捍衛核心價值,這不是教壞,而是教好。

2013年7月12日 星期五

蘇賡哲:內地青年看香港

原文:http://chezmoibooks.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13.html?spref=fb

2013年7月13日星期六

蘇賡哲:內地青年看香港

[2013-07-09] 溫哥華星島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刊出中國內地青年的《大陸人香港人:一個大陸85後自白書》,作者楚宇桁寫來坦率理智、思路清晰,和一般憤青或五毛黨大異其趣,很具可讀性。  

    1997年,楚君是8歲的中共少先隊員。在黨的宣傳教育下,很為香港的回歸自豪,直到一位香港客人上門探訪,嚴肅地告訴他:「其實香港人大部分都不想回歸」,他才第一次覺得自己所看到的、學到的、聽到的,都未必是真的。後來,他甚至明白,所謂中國的崛起感動了香港乃至世界,其實「我們感動的只有我們自己」。 楚君自白,當年覺得香港甚麼都比大陸發達,既然如此,大部分香港人怎會希望回歸?但這不必然是洗腦教育之功,即使是小部分香港人,包括一直接受港英名校教育的一些民主派領袖,也是歡迎香港回歸的。

    10年後,楚君曾兩次到訪香港。他知道香港人和大陸人爆發了對立,知道「蝗蟲歌」,知道狂買奶粉、知道雙非嬰,他說他理解一些香港人為甚麼恨大陸人。但我注意到他遺漏了香港人針對的,除上述形而下事項以外,更重要的刺激是一些內地人在香港諸如隨地便溺的不文明舉止,和這些舉止受到指責時表露出來的「強國嘴臉」。(他們不是去了香港才不文明,7月1日就有人拍了北京頤和園遊客多批在十七孔橋大路上小便的照片並登在微博上)。 

    楚君說,這系列衝突現象,「其實只是更加說明我們大陸人比你們更恨我們自己。第一恨,恨自己沒有生在香港。第二恨,恨自己的孩子沒有生在香港。第三恨,恨自己下輩子也想投胎到香港。其實我們大陸人羨慕香港,更羨慕香港護照。但我們卻沒有能力讓大陸變成香港一樣法制健全、食品安全、商業自由的 『國度』,只好通過7天旅遊簽證去香港購物,買奶粉、生孩子。嘴巴上說中國好,但是都拚命往香港擠。」 

    我一直很關注愈來愈惡化的中港對立,甚少見到內地人像楚君這樣把問題的重心放到自己身上去。例如奶粉事件,人們應該思考的是,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為甚麼不能生產出令用家放心、嬰兒喝了無害的奶粉?如果一個這麼大的國家,擁有8,512.7萬名「特殊材料造成的」共產黨員,連奶粉都要去香港搶購,以致香港政府要限量攜帶出境,成為騰笑國際的新聞,那麼,中國的太空科技有多大成就,神七神八到神一百都好,外人只會覺得莫名其妙。嬰兒的頭不斷大起來,太空人在外太空如何走來走去,都變得毫無意義。 

    楚君還呼籲:作為大陸人應該有一點責任心,不去破壞香港人的生活環境。他的思想給人深度感:他說,如果大陸人能有這種責任心不去破壞鄰居的生活質量,努力改善和提高我們自己,大陸早就脫胎換骨重新做人了。他認為由於意識形態和體制的問題,中國始終漂浮著一個幽靈,這個幽靈使中國人無法生產思想、使國人集體向它沉默妥協,成為它的奴隸。 

    不久前去世的前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曾叫人不必懼怕中國,她說中國在數十年內,甚至一百年內,都不會產生和輸出思想。她只是沒有像楚君這樣進一步解釋,無法生產思想的原因。這個因意識形態和體制而存在的幽靈,硬要替代十多億人的思想。 

延伸閱讀:大陸人 香港人 - 一個大陸85後自白書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蘇賡哲 : 整個民族從精神上爛掉

原文:http://chezmoibooks.blogspot.hk/2013/07/blog-post_5.html

2013年7月5日星期五

蘇賡哲 : 整個民族從精神上爛掉

http://work.huangrui.org/
6月27日多倫多明報 
    自1989年迄今,很多香港人的國家民族觀念和身分認同起了極大變化。尤其年輕一代,已發展到在民調中只願做香港人,不肯認同中國人身分的地步。 在一個討論政治口號的聚會中,我替他們想出來的口號是「不做強國人,我是香港人」。這是因為「強國人」已有了它眾所周知的特定身分故,應該比「不做中國人」好。 

    然則,在同一時期的中國大陸,有沒有人和香港人同樣起著思想變化。當然有,不過他們沒有表達自由,寫文章和公開講話都不能像香港人那樣「去到盡」。我覺得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教授、曾任美國研究所所長的資中筠女士的想法已和香港人十分接近。香港本土派認為,內地百姓被中共餵了數十年毒奶,已比中共更毒。資中筠也說: 「國民黨的時候是官場腐敗,教育、文化、新聞界等沒有全腐敗,所以被推翻了社會還有救。現在是各行業都腐敗,連小學生都知道要家長給老師送禮以便對自己好一點。他們長大就不認為這有甚麼不對,不會在乎甚麼公平正義,而是認同腐敗的規則。這就是整個民族從精神上爛掉。」 

    資中筠的看法,和香港「城邦論教主」陳雲教授的論述一樣。陳教授說:「六十年過去,狼毒之黨國加上一群狼毒之民,在中國故土恢復中華禮樂,看來是無能為力之事」。整個民族從精神上爛掉,所以陳教授說除非神蹟出現否則無救。 資中筠還批評今日中國人常為古代帝王虛榮歡呼。事實是他們自己的家園面臨「強拆」,他們的精神卻在歡呼成吉思汗拆洋人的城。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蘇賡哲:國力愈強認同愈差

原文:http://chezmoibooks.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22.html

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蘇賡哲:國力愈強認同愈差

[2013-06-18]溫哥華星島
    司徒華先生曾經這樣說:「從中文運動、九一八運動,到保釣運動,性質都涉及民族大義。」 「這類運動的意義,使香港市民對本土的根愈植愈深,又因經歷港英政府殖民統治、香港回歸問題,民族情感已經慢慢培養起來。隨著中國在世界的國際影響力增強,我相信,中國大陸,包括台灣、香港以至海外的華人,會因自己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 

    司徒先生這段話說對了的是,中國在世界的國際影響力確實是增強了。按照他的思維邏輯,華人隨著會因此而以自己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這是很自然的事。可是這一點他看錯了。最近香港浸會大學一項面向年輕一代香港人的民調結果顯示,願意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受訪者是零,破了民調歷來的紀錄。顯然,在隨機抽訪的年輕人當中,缺乏身為中國人的驕傲,甚至可能是驕傲的反面。

    中國大陸方面,大型互聯網上的民調,早就清楚顯示,有六成半的人表示來生不做中國人。最大原因是做中國人連做人的尊嚴都沒有。 (華叔似乎沒有讀過鍾祖康所著,長期風行,至今商務印書館仍擺放在頭櫃當眼位置的《來生不做中國人》,又或者是讀過但不上心。)

    至於台灣歷來的民調,自認是中國人的比率更低,更不用說以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海外華人方面,我認為除了保留華僑身分的人以外,凡入了外國籍的,就是自動放棄了中國國籍,不願意做中國人,這種人還能說自己以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嗎?如果要這樣說,應該放棄外國國籍,返回中國再說吧。

    情況等於是,和華叔的看法相反,世情是中國在世界的國際影響力愈強,華人就愈不為中國人身分自豪。香港的年輕一代,甚至喊出「我不是中國人,我是香港人」的口號,還成立了和口號同名的組織,進行目的在於和中國區隔分離的社會活動。對於他們及其他同性質的組織,以至沒有組織只有共同思想的人來說,這些香港巿民確實如司徒華先生所說:「本土的根愈植愈深」,形成政治思潮中的本土派,但和華叔的說法相反,他們的民族情感沒有「慢慢培養起來」,而是急速地喪失殆盡,只剩下香港本土族群意識。他們不再愛中國這影響力日強的強國、不再愛強國的刁民。今年秉承華叔意志的香港支聯會提出「愛國愛民,香港精神」口號(愛國愛民這四個字在華叔回憶錄《大江東去》中多次出現),就在他們的反對聲中撤銷了。也就是說,有很多香港人不認為愛國愛民是香港精神。

    中國是愈來愈強了,但不少華人卻愈來愈離心離德,而渴望不做中國人的愈來愈多。近年來「強國」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只是用這代名詞時,人們一點肅然起敬的意思都沒有,而只是嘲諷和不屑。最近,香港上映西片《醉爆伴郎團》之二,字幕中譯也把劇中的大壞蛋周丁丁翻譯為「強國人」。

    司徒華先生及支聯會和香港民情之脫節,其實早就有伏線。華叔說過:「我對回歸的立場非常堅定。在民族立場上,香港是中國的領土,由於鴉片戰爭而割讓給英國,是一個國恥,早應收回香港。」他一定想不到,在他去世後不久,龍獅旗已是遊行示威必見旌旗;今年連多倫多和溫哥華一些香港移民都打了這旗幟去紀念「六四」。鴉片戰爭打不過人而割地如果是國恥,今天打得過人而人民懷念殖民地不願做中國人,更不是國恥兩字可以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