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是那個借力的鈎】
我曾經講過本土和普世的關係,或者再講。
就用前文的一個比喻:「你的天空是不是藍色重要嗎?」
你要認識天空,要怎樣?就是跑出去,站在天空下。
別忘記,你是怎樣認識天空的?不就只能是在你所站的位置去認識嗎?這是局限嗎?是的。但這因此要被排除嗎?不可以。排除了你的位置,其實是排除了你,那麼就沒有一個你所認識的天空了,只有人云亦云。
後現代理論深具破壞性的,是做了資本主義的幫兇。這些理論移除了「或然性」(contingency)。或然性之物,即發生在你身上的偶然事物,它們卻是構成了你的整體。
這些理論家以為,要對抗霸權,就要把自己的根拔除。只是,若你無根,就沒有據點做甚麼對抗。沒有所站之地,就沒有甚麼需要你(召喚你)必須維護的,你就失去要維護甚麼的鬥志,坐下吃喝、起來玩耍。
《進擊的巨人》裡的「立體機動裝置」,不必深究它的原理,但它告訴我們,沒有綱索,沒有那個借力的鈎,你是不能翻騰在空中的。
有人認為,要先做本土,再放眼普世。我的主張不是這樣。我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對立,是由普世主義引進的鬼話,偽命題。
甚麼是普世?現在全球化的特點,是「同質化」,即把世界變成一式一樣。但理想的地球村是怎樣的?是多元。再一次,同質化這怪物連多元也吃下,把它再吐出來,名字變成「文化相對主義」。多元,是世界的「物種多樣性」。我們的世界,跟生態圈一樣,一個一個物種被滅絕,趨向同一。
普世就是讓世界的生態圈架搭起來,維持物種多樣性。如此,普世和本土的對立根本不存在。事實是,「普世」並不存在,它只是我們對恰當的跨本土關係的一種描述。普世是可以還原的,本土卻不可以。我們可以把普世叫做「跨本土性」。
這樣,就不需要存在「先本土、後普世」的講法,中了普世利益最大者的詭計。真正的說法是,只有我踏踏實實發揮我站著的一切(本土),自然就撐大了帳幕,把多樣性建立起來(普世)。
用起初的比喻思考一下。本土不是某些事物,本土就是我的站足點,而「本土」這個思考,就是對站足觀看世界的「我」的醒覺,是為「本土意識」。「本土意識」首先表現為排外,就像《千與千尋》裡的河神,它要主張自己,必先把污物嘔吐出來,而嘔吐出來的廢物堆滿了房子,這時候,河神就能飛了。嘔吐,是生物的本能,把異物排除出去,是要修理身體罷了。
本土以先,是本土的主體性,它必展現為物質文明、精神遺產、生活風土,但後者刪除了本土性,本土就死了。